每年的3~11月是薄荷采收季。在安徽省太和县大新镇,遍地的薄荷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10月14日,大新镇辛庄村乡民张保福家的薄荷栽培基地里,30多名乡民正在割薄荷头。在一片刚刚收成完的薄荷田里,张保福按下电表箱里的开关,给薄荷补水。
“俺们都是周围村的,在家没事做,就来这儿干点零活,上午除草,下午割薄荷头,一天能挣80块钱。”一名乡民说。
太和县土壤肥美、透气性好、土质疏松,很合适薄荷成长。2013年,张保福流通300多亩土地成立了保福家庭农场,除了栽培薄荷、培育薄荷品种,还建起7座全自动电烘干房,用来烘干薄荷头、制造薄荷茶颗粒。当地供电所了解到张保福的用电需求后,将供电线路架起到了厂房大门口。
张保福介绍,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每年收割四五茬,每茬收割周期35天左右。现在,辛庄村及周边区域薄荷栽培培育面积已有近万亩。跟着当地薄荷的规模化栽培,每家栽培户简直都用上了电烘干设备。
在张保福的出产车间里,工人们将新收割的薄荷头放置智能烘干房架子上烘干。智能烘干房一次能烘干4000多斤新鲜薄荷头,通过46个小时左右的烘干除湿,出干货大约600斤。“比较曾经用煤炭烘干,使用电烘干出来的薄荷头品相更好,能卖上价格,还不污染自然环境。咱们基地扩展了出产规模后,又安装了专用变压器。现在一切烘干机一起开都没问题。”张保福介绍,头两茬薄荷头日照长、叶面厚,烘干后大多数都用在做茶,后几茬大多数都用在药厂加工饮片,一年下来每亩薄荷田能收入8000元左右。
跟着太和县薄荷工业继续不断的开展,当地近年来探究出“合作社+栽培户”形式,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繁返乡加入到薄荷栽培加工工业部队中,用电负荷也随之添加。太和县供电公司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特征农业出产用电供给个性化服务,考虑供电可靠性、节能环保、用电安全等要素为客户量身定做契合本身开展的供电计划。该公司还依据各村用电需求改变,及时增容配电变压器,保证村庄特征工业的用电需求。
2021年,国家外贸转型晋级基地查核确定名单发布,太和县国家外贸转型晋级基地(薄荷)名列其间。现在,该基地内薄荷产品从业人员超万人,首要出产薄荷脑、薄荷素油等产品,品种超越300个,交易同伴触及30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薄荷进出口基地。
现在,太和县具有薄荷出产上下游工业链企业40余家,各类薄荷产品远销韩国等商场,薄荷全工业链年产值达20亿元。(徐刚)
我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转,是我国电力开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