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源头预防,实施联动改革,推进项目环评提质赋能。近年来,徐州市生态环境系统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做好审批“减法”和服务“加法”,推进投资项目高水平建设实施,助力区域绿色发展、高水平发展。9月7日,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徐州报业传媒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化环评改革的举措与成效。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和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抓手。目前,徐州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408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04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0.21%;重点管控单元184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66%;一般管控单元120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5.13%。
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徐州市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画边框”。据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负责的人介绍,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不落实、重点区域耗煤项目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方案不明确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平均每个项目节省监测、编制成本1万元左右,压减办事时长近20天,这是徐州市区域环评联动改革的“减法”成效。联动改革实施以来,已有19个项目实施联动惠企改革。
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绿色引领作用,2022年7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实施《徐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经认定合乎条件的园区内,采取4项措施实施环评联动惠企改革:
——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目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作为试点实行“即承诺、即审批”。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21个大类39个小类行业的园区入驻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即审批部门在收到告知承诺书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等符合标准要求的要件后,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
——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结合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园区监测情况,对建设项目环评内容出台简化标准和要求,明确了选址可行论证简化、监测数据引用、污染防治分析等6项简化内容。
——同类项目打捆审批。同一类型的小微企业项目,在明确相应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取得相关环评批复意见后,单个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
——实施排污管理联动。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时,告知承诺审批文件、打捆环评批复可作为环评批准文件。依托大数据平台,共享园区内公司基本信息、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资料数据,推进审批、监测、监管联动。
从单点管理到区域联动,减时间、减环节、提质量,区域环评联动改革在推动项目加快落地的同时,促进了环境管理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过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现场督导帮扶,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上半年建设完成。按照改造方案,该公司SO2、NOx和烟尘年排放削减量将分别达到210吨、460吨和75吨。
通过绿色引导、精准帮扶、高效审批、复核优化,徐州市不断做好服务“加法”,推进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和高水平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做好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组建专项服务队伍,将全市环评审查服务人员从20名扩充到81名。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开展重点项目“一项一卡”服务,强化帮扶支持。今年以来,对95个省、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减半”,对31个投资项目予以豁免。
——推进项目建设减污增效。对重大基础设施、化工新材料等项目,提前进行实地研判优化,帮助提升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压减污染排放。通过实施新、改、扩建项目“以新带老”措施,全市削减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5331吨。靠前研判85个招商引资“1号工程”及拟签约项目,引导项目合理地布局、合规建设。
——实施环境管理复核优化。首创推行已批项目环评“全覆盖”回头看工作,解决存量项目与最新环境管理要求的衔接问题。对检查发现环评编制质量存在问题的13家环评编制单位和13名责任人员实施失信惩戒。
下一步,徐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立足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持续做好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和服务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作。及时来更新调整徐州市‘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构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聚焦创新产业集群,致力提升高效治污标尺,探索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重提升的共赢发展模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